•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短视频发展的特点、困境及突围

视听传播与网络文化专题合集】

不仅是视觉,听觉转向成为当前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网络音频耳朵经济的兴起。此外,互联网发展也带来了网络直播影视节目网络文化的兴盛,IP影视青年亚文化都成为近些年考察的重点话题,而网络电商社交电商是近两年兴起的新的互联网盈利模式,都值得特别关注。


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有:网红、MCN、粉丝文化、粉丝经济、消费主义、弹幕、表情包、网络直播、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知识付费、独播剧、自制剧、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亚文化、粉丝经济、网络民族主义、自拍文化、弹幕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表情包文化、狂欢理论等。


今天学长为大家带来的是短视频短视频新闻的内容板块。


1

短视频的基本情况



01

 基本定义

 convergence 


短视频(short video),又称微视频。几分钟甚至一分钟以内的视频。目前业界对于短视额的时长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短视频的兴起,主要是为了适应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社交平台的传播需要。优酷网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认为:“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02

短视频的传播特点

     convergence 


1、碎片化:长度短小,自由拼接,内容生成相对容易,符合“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2、实时化:即时拍摄,及时分享,成为新的社交语言形态。

3、互动化: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与人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其功能类似于图片在传播中起到的作用,并且更加具有画面感,也更加真实可信。用户通过参与短视频话题,突破了时间、空间、人群的限制,让参与线上活动变得简单有趣,使用户更加拥有参与感。

4、个性化:技术简化,形式多样,个性的影像表达更加丰富。

5、工具化: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品牌推广、用户学习的新途径。

综合来看,微视频节目短、精、小,一般制作简易便捷,意在满足人们对时效资讯、时评等快速分享的需要,注重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网友互动评论性


03

短视频的发展

     convergence 


第一阶段:孕育期(2006-2014)。中国的移动短视频肇始于微视频。早在2006年,优酷就与土豆合作开微视频制作的先河。微视频内容取材广泛,拍摄剪辑简化,传播渠道依托干原有长视频播放平台以及当时逐渐火热社交网站。但“微视频”的传播载体、内容和受众参与度都与后来的“移动短视频”有很大区别。

第二阶段:发力期(2014-2016)。2014年,中国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提速,到2016年,中国的4G网络用户数量达到77亿,数据流量和WiFi的易获得性推动了短视频平台、内容和分发渠道创新多元化发展。

第三阶段:爆发式增长期(2017-至今)。短视频平台不断扩大,更加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移动短视频行业疯狂增长;各类新媒体平台之间融合度也更加深入,传播形态愈发复杂立体。这一时期各短视频平台不断细化内容定位,更加垂直细分。


04

短视频兴起的原因

          convergence 


1、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成短视频的迅速发展

由于手机移动端的发展和人们时间的碎片化,人们更多会选择短小、吸引人的信息来阅读,而忽略那些较长的文字,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后在新闻资讯等市场上剩下迎合受众阅读习惯的短小图文。为了让信息的到达率更高,把信息中重点、精华的部分剪辑成短视频,短视频应运而生。

信息不对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共同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供需双方对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无论是在信息的正向传播过程还是媒体接受反馈信息的过程,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2、短视频丰富的表意空间给受众提供了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短视频形式上采用生动、高效的表达方式,通过剪辑、加特效的方式丰富表达的内容:通过对声音加速使得在短时间内可以传达更大的信息量;并且这种对人视觉听觉在短时间内的同时调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文字和图片表意的单一性,因此其丰富的表意空间给受众提供了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3.短视频制作成本低使得用户广泛

短视频除了有专业的新闻客户端制作,个人制作短视频越来越受到欢迎。移动短视频降低了技术门槛,激发了个性创造,使得以视频为载体的社交传播成为可能。由个人制作的短视频制作成本低,不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也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只需要从手机里记录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同时制作的内容简单,更趋向于对个性化的表达。


2

移动短视频平台发展模式



01

社交类平台:“抖音”与“快手”

                       convergence 


1、抖音:作为今日头条旗下孵化的短视频产品,抖音APP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其定位于“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是典型的“工具+社交型”短视频APP。抖音创新了短视频APP的运营模式,凭借不同风格音乐营造的美好感和精美的特效滤镜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使短视频的表现力、渲染力、视听冲击力更强。

2、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问世时仅是一款GIF动图制作软件。2012年11月,快手试图从单一的工具型转型为工具+社交型短视频APP。与抖音偏潮流化的调性不同,快手更凸显生活化,致力于创造全民分享平台,提供普通人记录生活的阵地,满足了主流创造者所忽略的人群,而这部分人恰恰是更广泛的网民群体。

因此,快手中的用户以三四线城市、农村年轻人居多,他们娱乐生活单调、生活节奏慢、社会关注度低,没有光鲜亮丽的打扮,却还是天性使然希望能吸引他人关注度。

3、抖音与快手的对比分析:

①市场定位:抖音以一二线城市年轻潮人为目标用户,市场定位突出音乐、创意和社交。快手一直走接地气、平民化的风格,其定位用户是“社会平均人”,即指三四线城市的普通人。

②内容生产:抖音的内容生产机制是PUGC型,以UGC和PGC生产方式相结合,以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发布的内容为主,用户都是非专业的普通个人既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快手的这种内容生产机制让快手的社区属性更强。

③内容分发:抖音分发机制采用了算法推荐与人工精选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算法机制是根据机器学习用户的观看数据、计算用户内容标签,按照一定频率推送相似的视频内容。同时,工作人员会精选挑出部分优质内容,推送给对相关主题相关音乐可能感兴趣的用户。

快手的内容分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机制。用户发布短视频后,平台会在同城页面进行展示并按照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当短视频播放、评论、点赞达到算法规定的阈值后,该短视频就会登上平台的推荐主页中。人工智能将对用户的观看数据分析、学习后,利用其强大的算法匹配能力,精准地推荐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降低用户挑选的时间成本。

④营销推广:抖音的营销推广方式分为站内推广和站外推广,站内推广主要依赖官方马甲号——抖音小助手的运营,站外推广则主要包括明星引流、广告宣传和线下活动推广。

4、抖音与快手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围观者众,生产参与度低。抖音和快手用户多以“围观者”角色(消费型用户)居多。而短视频APP只有真正让“围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培养用户拍摄短视频的习惯,提升用户的深度参与和归属感,才能有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

②内容低俗化同质化严重。快手和抖音中的短视频,多以娱乐化内容为主,这些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获得点击量和转发量,但这也使快手和抖音出现了内容同质化和低俗化的现象。此外,用户跟风拍摄同一个主题内容的情况明显,内容同质化程度高。

③尚未形成盈利模式闭环快手和抖音探索了一系列盈利模式,但许多盈利方式并未成熟,尚处干起步阶段,因此其变现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展以打通商业盈利闭环。

④人工智能审核局限性凸显。抖音和快手多次因低俗猎奇、色情涉黄内容卷入舆论风波,如快手“14岁低龄未婚妈妈门”“直播涉黄门”,抖音“妈妈洗澡门”“换衣门”等,这直接证明了人工智能审核的局限性。因此,平台一方面需要壮大人工审核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完善AI审核技术(如色情内容识别、用户情绪理解)以减少人工审核的遗漏。


02 

资讯类平台:“梨视频”

       convergence 


梨视频成立于2016年11月3日,是上海新梨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资讯短视频平台。其主创团队由原澎湃新闻CEO邱兵、澎湃新闻原主编李鑫与澎湃人物原主编卢雁等组成。梨视频的发展主要走过了两个阶段。

梨视频第一阶段:精英视角下的独家时政类报道。梨视频的定位是“独家时政类视听新闻”,由于脱胎于澎湃新闻,梨视频自出生起就带着深厚的“澎湃味”,它继承了澎湃“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主旨;这一阶段梨视频主打深度性和独家性。

梨视频第二阶段:聚焦年轻人的多样化资讯。由于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梨视频的“时政”“突发新闻”之路并没有走远。

2017年2月,梨视频因未取得相关资质受到群众举报,北京市相关部门对梨视频责令整改。2月10日,邱兵发布《劝君更尽一杯酒,醉了就看梨视频》一文,称梨视频“将从时政及突发新闻转型为专注于年轻人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

重新上线之后的梨视频出现了“去时政化”的特征,品牌定位也转变为“做最好看的资讯类短视频”。除了社会资讯外,还拓展到年轻人关注的方方面面。改版之后,梨视频的品牌定位是“做最好看的资讯类短视频”。从内容分布上看,梨视频更像是短视频的“移动门户”,聚集了各个种类的视频资讯。


3

短视频(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过度娱乐化带来用户过度异化。用户在泛化的娱乐内容中被“涵化”成为娱乐至死社会下的单向度娱乐的用户,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


2、内容良莠不齐,优质内容欠缺。由于用户本身的资金能力有限加上缺乏专业素养,虽有部分优秀内容,但多数内容是“工业废水”。随着短视频生产与传播走向日常化,公众的视频素养成为必须关注的新问题。


3、雷同化。从国内平台发展来看,一种类型的短视频平台流行开来后,众多同款短视频平台扎堆出现,跟风成潮。一是内容雷同,内容雷同在资讯聚合类短视频平台的体现比较明显,内容分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二是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界面使用和设计高度相似


4、垄断化。短视频平台的雷同使得平台竞争并非是内容与功能的竞争,而更多的是短视频平台的资金力量的竞争。

①从应用市场来看,商家竞逐于短视频应用市场的瓜分,除去美拍、秒拍等老牌的短视频平台,以搜索引擎为主业的今日头条,以及中国通讯龙头企业中国移动都竞相推出自己的短视频应用,市场供应呈现饱和状态,许多新的短视频平台刚刚出现便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同时,一些比较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同属一家公司,使得单打独斗、资金力量弱小的短视频平台在竞争中惨遭失败,很难吸引用户流量。

②从内容来看,短视频平台提供V认证服务,针对专业视频用户、明星、名人、机构、工作室、媒体、企业等内容提供方建立的合作渠道,设置个人频道认证包装、品牌、内容宣传展示及推广手段。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普通用户难以在平台界面获得展示机会,各种大V垄断了有限的屏幕视域。


5、盈利模式不成熟。互联网是时代下的粉丝经济虽然打破二次售卖模式的局限,通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来打赏变现,但是用户的注意力依然是争夺的资源。根据施拉姆的媒介或然率公式,用户在观赏视频时付出的努力是较少的,因此用户粘性不强,容易流失,盈利模式也亟待转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6、信息泄露危及个人隐私安全。由于短视频中的每个元素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视频中的人物很有可能就会被网友进行“人肉”搜索,个人隐私都会被泄露到网络中。更有甚者,短视频内容未经当事人许可就擅自发表、传播,此类现象严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4

短视频乱象



01    

产生原因

convergence 


1、短视频门槛多维度降低。技术上的进步给予了网民越来越大的创作自由,但是随着自由程度的放大,低门槛和强随意性的移动短视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低俗、暴力、虚假视频内容滋长的温床。

2、注意力经济驱伸。一方面,网民为追求经济利益唯有诉诸反常、不走寻常路的行为来吸引眼球,而这种边缘化的视频内容在抢夺注意力的过程中不断升级挑战底线。另一方面,某些短视频APP为了在用户争夺战中杀出重围,甚至主动给自己打上“三俗”“耸人听闻”的标签,刻意迎合受众的低俗趣味。这些平台不但对低俗、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加干涉,甚至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放纵与展示,为短视频乱象推波助澜。


3、有效监管的缺失一方面,短视频的传播速度极快,即使现有网络监管技术能以较快的速度删除视频链接,但是网民仍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在社交媒体继续传播。

另一方面,庞大数量的网络短视频给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网络监管目前很难做到全面覆盖。监管上的滞后性、不完全性使得短视频中一日含有色情、暴力或者当事人隐私的元素,后续将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容小觑。


4、短视频治理存在缺陷。

①多为事后治理,缺乏规则规范短视频平台的建立与内容传播目前缺乏具体的规则规范,并且借助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性,一度成为低俗文化传播的主体。

②多为政府治理,缺乏平台管理。短视频借助于互联网病毒式传播易获取的特性,其信息传播范围与速度都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匹敌的。因此平台为吸引用户流量,与政府管控“打时间差”,企图在被政府管控之前能够尽其所能地吸引足够多的关注度,这也是平台管理疏松的原因。

③多为内容治理,缺乏全面管理当前对于短视频平台的规范和治理多聚集在内容治理方面。短视频平台具有公共性商业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正是短视频平台治理难的根本原因。加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出台的一些传统治理措施已经不能解决新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


02 

短视频乱象的治理对策

       convergence 


1、推进实名制+黑名单制度。推进实名制和黑名单制度,规定用户需要通过上传身份证号码或者其它能证明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注册账号。如果发布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视频内容,平台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来判断是警告限制还是加入黑名单禁止该用户使用相关功能。这个措施能让发布者意识到短视频的低门槛带来的自由是相对的,是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违法视频内容的上传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2、打造健康合理的内容生产系统。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建立健康和良性的内容生产体系,提升专业化生产的程度,在数量和创意上为市场提供丰富的消费内容;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可以与新闻媒体联合,打造着重于发布新闻报道和辟谣的平台。

短视频拍摄上传的便捷性使得大众能够获得第一手动态直观的现场画面,比如,天津港爆炸的各种短视频就在第一时间为网民构建了立体的信息场,让网民了解了事态的严重性,也为后续传统媒体的深入报道提供了珍贵的视频资料。


3、加强公众自身媒介素养。短视频行业的爆发离不开用户基数的增大,而用户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短视频未来的发展的走向。

作为发布者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发布短视频时应考虑到内容是否在法律和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作为普通网民来说,需要加强网民自身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对低俗、暴力的视频内容说不,为年青一代营造健康的网络视频环境。


4、全监督举报机制。网民不仅是短视频的消费者,也是短视频的监督者。

需要我们转变监管理念,发动手机端或者PC端观看短视频的网民协助监,对不法违规内容进行上诉举报。

相关政府部门和短视频应用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投诉受理部门,及时受理与处理网民发现的问题和所提的建议,让网民参与到内容监管中,从而在平台、受众、政府三方之间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缩小不法内容传播的范围。


5、关系治理:建立行业组织,促进治理多中心化。

①建立行业组织,形成行业自律。短视频企业应该彼此合作,形成组织,制定行业内部的规范,有效管理平台的运作。

重视专家、网络领袖、用户与平台关系,行业组织可以吸纳他们加入,形成短视频平台行业规范实施的外部监督机制,促进治理多中心化。

如快手实施自己平台的监管机制,成立了行业内首家“社区自律委员会”,邀请知名学者 媒体人和普通用户共同参与对快手内容方面的监督,并在平台内设置了用户“一键举报”功能。


感谢您关注我们,如果您有业务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凯源文化传媒官网@品牌设计广告建站短视频

咨询直线:1897229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