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搭建短视频的框架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吸粉的内容用视觉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载体就是数据流量的短视频。这个能吸粉的内容是随意的吗?从理论上概括来说内容是脚本,是需要编剧制作的。用一定的叙事手法和叙事结构组合文字表述一个脚本,然后进行视频制作,那么有怎样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呢?
叙事手法有以下几种:
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独白手法、倒叙手法、平行叙述手法等
叙事结构有以下两种:
1、线性叙事结构。
严格按照现实的时间向度来组织安排,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组成。
2、非线性叙事
所有打破线性叙事单线、有序模式的叙事都是非线
非线性单线叙事(单线、无序)
指的是含断裂、省略、闪回、闪前的单一线索不完整叙事,这类故事虽然扑朔迷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一条主线进行叙述的。
非线性复线结构(多线、有序)
多种表现形式:戏中戏、多重时空、主题并置、对话式复调、、对位式复调。
不同版本不同总结,只是提出理论模型供参考。
这里引用一篇网文学习——
短视频叙事:特异、互动、个体化
摘 要:短视频采用的是立体的信息承载方式,信息传播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而且制作门槛低、制作流程简单、信息发布便捷,能够极大地满足网民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和草根群众自我表达的愿望。如何根据短视频的特点,并且在几秒到几十秒时间以内有效地展开叙事呢?利奥塔的回答是:特异、互动、个体化。特异表现为差异化叙事的合法化和不可呈现之物得以呈现;个体化体现在身份化的叙事、叙事的社交化、私人化等具体内容;被压缩的时间和空间、加速再语境化是受到短视频“短、快、互动”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短视频;小叙事;叙事合法化;身份叙事;再语境化
短视频融合了声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同时 “短视频作为一种立体的信息承载方式,内容丰富多样,互动性强,能满足网民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和草根群众自我表达的愿望……”①。因此,短视频一出现,各种媒介平台似乎就从短视频发展中“嗅”到可能的机会。2013年,被称为移动短视频元年,爱奇艺上线了啪啪奇,新浪微博推出了秒拍,腾讯微视似乎是瞬间崛起的。2014年大出风头的还是快手和抖音,它们用推荐算法以确保推送的短视频内容与用户的偏好高度匹配,从而赢得了用户的喜爱。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一条”带动了短视频创业浪潮,微信等平台上涌现日日煮以及 “二更”等短视频。2016年随着资本涌入和大批短视频创作者的出现,短视频市场开始向精细化和垂直化方向发展,其中以新闻资讯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出现为标志。
短视频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用户规模大,使用时间较长。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2019年12月有统计显示,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APP中,短视频所使用的时间占比为11.0%,位列第三。短视频APP在17:00-22:00出现使用高峰,使用时长占比均超过6%。②随着短视频的影响力的增强,短视频的种类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短视频APP多达120多个。③根据内容和功能,短视频可分成六大类,即社交类(抖音、快手等)、资讯媒体类(西瓜、秒拍 等 )、BBS 类(B 站、A 站、AcFun)、SNS 类(陌陌、朋友圈视频等)、 电商类(淘宝、京东主图视频等)、工具类(小影、VUE 等)。④
相较于传统影视作品,短视频制作门槛低,制作流程简单,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等综合性平台都可以随时随地制作和发布短视频,为用户展示自己的生活、凸显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技能、展现自己的幽默等提供了便利,同时这些平台也是用户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的平台。由此可见,短视频所引发的媒介形态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外在的,而且是本质的、内在的,这种变化在短视频的叙事上表现尤为突出。如何在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内有效地叙事,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故事,将自己的故事或者编出来的故事告诉他人,而且面对的是许许多多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由此也催生网络空间里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传播方式往往是一对多的,这不仅让叙述者能够感受到某种存在价值,也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表达欲望,而且这些故事又是通过自己的编辑和发送,他们可以充当编辑者、发送者、观赏者、互动者等多重角色。个体有向他人倾诉的一种欲望,技术为个体的表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剩下的就是如何讲好这些的故事,以至于这些故事“变得越来越特异。互动而个体化,在不同的场所按照不同的方式讲述给不同的受众”⑤。这就是利奥塔所倡导的小叙事,“这使差异合法化,使‘不可呈现之物’受到重视,并且能够摆脱产生于进步的元叙事那强锐难敌的工具性逻辑”⑥。与此同时,利奥塔认识到叙事和技术之间是同谋关系,短视频叙事突出的是“短”,这使得叙事时间和空间压缩成为必然,而“快”会使得短时的再语境化成为一种自然选择。短视频的大众参与性使得叙事中的身份、社交性、私人化等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
一、 差异化叙事的合法化
“差异化叙事的合法化”的命题是由利奥塔提出来的,但是,他所说的叙事是指政治叙事和哲学叙事,属于宏大叙事,我们这里所说的叙事是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技巧或者方法。合法化是人们遵守法律或者规范陈述的一个过程,而对行为过程又确定了陈述存在的合理性。⑦叙事合法性是指遵守以及叙事的合理化,同时也指得到社会大众和主流文化的认同。短视频中的“差异化叙事的合法化”就在于各种不同叙事方法被社会遵从和认同。
叙事发展的过程,也是叙事规范逐步形成的过程,叙事规范是叙事作品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叙事逐步合法化的过程。在印刷媒介时期以及以电影、广播、电视为主导的电子媒介时期,叙事主要由固定的机构以及少量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所把持,比如专业作家、导演、编剧等,他们所写的小说、编出来的剧本、导演的电影电视都力求叙事规范,这种规范既有文化的、历史的、传统的,也有叙事自身的。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中的典型代表,电影经历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普通影片到数码影片几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电影虽然保持着共同的特征,但每一个阶段也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文化区域的电影,电影的叙事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美国好莱坞模式结构组织基本按照“序幕—建立—对抗—解决—尾声”来结构故事的,而印度宝莱坞的情节剧通常的叙述模式表现为“爱情被剥夺—欲望悬置—道德作用—完美结局”,其他文化区的电影也会有自己的叙事特点。就电影叙事的一般规则而言,电影叙事包括线性、非线性以及反线性。线性叙事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见这种叙事规范的影响力,而且在叙事实践当中被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非线性以及反线性也是如此。电影的叙事不仅仅是时间性的,也是结构性的,而且这种结构包括的多个层次。电影的叙事结构的第一个层面是指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它类似于蒙太奇结构;第二个层面指电影整体系统的组织关系,如类型片结构模式;第三个层面指影片内部各元素的组合关系,如情节、画面、剪辑组合关系。电影的常见结构模式类型有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等等。而美国西部电影中,人物、背景的设置,善恶永恒的对立,善最终一定战胜邪恶等是众多西部片的结构框架,这构成了这类电影的深层次结构。其他如小说、戏剧、电视剧的叙事规则也大致如此。
与传统的影视创作相比,短视频无论是在创作群体、创作规范、创作目的上,还是在用户需求、使用场景上,都和影视创作截然不同:影视作品的创作是专业队伍,短视频创作虽然有专业团队,也有网红,但更多的是普通的网民,而且群体庞杂。早在2014年,优酷每月UGC数量就达到300万,微视全年UGC作品量则超过8000万,美拍量级也近亿。到2016年,美拍UGC总数已达5.3亿,UGC共享了平台90%以上的内容 。⑧在创作规范上,影视作品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受到技术、创始群体、创作目的等多方影响,短视频的创作就随意得多。在创作目的上,尽管影视作品也追求利润,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舍弃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而短视频的创作,除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和自我表现以外,许多都是单纯为了追求市场效应,由此也催生了所谓的网红经济。在用户需求上,影视用户既有娱乐需求,也有审美需求,而从短视频用户来说,男性用户对游戏和搞笑类更感兴趣,女性则更倾向于时尚美妆、美食、萌娃等内容,也就是说偏向于娱乐和生活。在使用场景上,影视剧相对比较固定、专业,短视频的运用场景主要在睡觉前、下班(放学)后等休息时间以及工间(课间)、吃饭、通勤途中等间隙时间,使用场景呈碎片化。这也就导致了短视频叙事的差异化,并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同短视频所使用的叙事方法差异很大。短视频传播依托于不同的平台,各自有自己的技术要求,比如,短视频列表、短视频录制、短视频编辑分享、自定义音乐这些都限制了短视频的叙事,特别是时间限制。单2016—2017年两年上线的短视频APP数量总计高达235款,从大的类型看:内容型短视频提供强大的工具,使用户能够在现有平台中生产内容;工具型短视频就是自带基本的剪辑功能、特效玩法;社区型短视频引导用户在平台上通过视频内容进行社交;垂直型是“内容型”衍生出来的一个细分类型,而且它们都会采用与短视频相关要求相适用的叙事方式。
第二、不同的内容生产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方式。目前比较通行的生产方式有“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PUGC”(专业和用户的混合生产)、“OGC”(职业生产内容)。不同的生产方式也会使得叙事产生差异性。UGC竭力提倡个性化、交互性,个性化和交互性会使得叙事的特点比较明显,而且互动较多。PGC的专业内容生产团队对视频的专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注重前期策划,并且根据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相关内容,特别是吸引用户眼球的内容,因此这类短视频的叙事是符合特定类型大众的习惯,而且叙事比较规范。
第三、不同类型的短视频以及不同个体的短视频叙事也会产生差异。短视频尽管是娱乐类型产品居多,但是也呈现出多元化与垂直化的倾向。多元化体现的是创作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垂直化表现的是内容的细化,比如在短视频市场中,各类垂直领域都有短视频的“身影”,以秒拍为例,短视频创作者覆盖的垂直品类已经超过40余个,包括化妆、美食、母婴、财经等等,且各个垂直类内容的流量占比累计已超过了60%。多元化的主体、不同的内容表达也会使得短视频叙事呈现出差异性。网红是被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在网络空间极度受人追捧,但是他们属于个体,在叙事上,每个人都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快手中的网红“MC高迪”对音乐创作十分痴迷,叙事中就融入了许多音乐性的元素,“小伊伊”毕业于舞蹈系,她的短视频叙事中必然融入了舞蹈的元素……
差异化的合法化的路径主要是通过从内向外逐步实现的。内在的合法化首先源自于技术,这些技术虽然限制了叙事,但并没有抬高人们进入的门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让人们更容易进入到短视频领域,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特别的技术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传播需求,发布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一些短视频。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多数平台在受众点赞、评论、互动之后能第一时间显性提醒,对创作者能力的认同、赞赏满足了创作者社交需求、归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再次,当短视频进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渠道之后,以前不曾尝试过视频形式的用户(即原有的文字/图片创作者)自然而然会尝试新兴载体,与此同时他们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最终达到普遍认可。另外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精准计算用户兴趣并进行短视频内容推送,这种个性化算法分发能够将垂直内容更精准地推荐给潜在用户,内部推动了内容的个性化,这也说明个性化在短视频中获得合法化的地位。一旦差异化的叙事方式被内群体认可后就会向外群体扩散,主要是通过吸引年轻的群体,然后再向青年中年群体扩散,从中心城市的人开始向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扩散,从单纯的娱乐性向商业化开始扩散,然后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可。
二、 不可呈现之物得以呈现
在媒介欠发达的时代,因为政治、资本、文化力量对媒介的介入,没有人替普通人或者一般的社会群体发声,他们自己也没有发声的渠道,大多处于“隐匿”的状态。但是媒介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成为低门槛、易操作、可交互、快速度的信息活动,特别是一些自媒体的出现,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参与媒介实践的热情,也为他们自己找到了发声的渠道和平台。如果说博客、微博等自媒体还带有精英化的色彩的话,短视频则激发了全民的狂欢。有统计数据表明,在2018年9月中国主流短视频APP月活跃用户中,快手月活跃用户为2.5723亿人,抖音为2.3063亿人,西瓜视频为1.1655亿人,位居其后的分别是火山小视频、微视。⑨
庞大的群体涌入短视频,也为他们娱乐或者记录日常生活、行为等提供了渠道。对于一般的拍摄者而言,拍摄什么,当然最好的切入口是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新媒介空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人们似乎很乐于把所叙之事与他们从没有见过且很可能不会见到的那些人联系起来。这些故事看起来往往好像直接取自生活,但许多是子虚乌有”⑩。2011年3月快手诞生,最初只是一款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到了2012年11月,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和用于用户记录、分享生产、生活的平台,它能脱颖而出就是源自于拍摄者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分享的这些资源。快手的口号是“记录与分享”,快手的产品基因是“记录世界,记录你”,强调这个记录是属于每个参与者个人的。纵观快手发布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们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颜值”,即美女、舞蹈、身材展示等;一类是“才华”,即各种炫技、段子、猎奇等生活分享。当然还有很多真实的农村生活短视频……{11}一个“00后”打工小妹,每天用快手直播自己的工作日常,吸引了15万粉丝,很多人在直播间排队留言:嫁给我吧。“2019快手内容生态报告”显示,快手日活用户在2019年5月突破2亿,月活跃人数突破4亿,原创视频库存数量超过130亿。美食、美妆时尚、音乐、游戏、情景剧、运动、舞蹈、艺术、萌宠、教育科普、二次元、旅行等领域是快手最受欢迎的内容。2019年上半年,快手站内游戏视频用户日活达5600万,游戏直播移动端日活用户破3500万,平台的核心二次元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近400个动漫IP入驻,单个动漫作品最高播放量超2000万。{12}快手CEO宿华希望今天的人能通过快手“读懂中国”,让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也能看到今天的时代影像;几百年以后,快手会是一个记录博物馆。在2017年7月,抖音将单一的音乐短视频形态上线了故事功能,它与音乐短视频内容形成互补,让用户能够在抖音上以低门槛、低负担的方式去记录生活。
一方面是甚嚣尘上的个体在短视频的空间里充分地展现自我,另外一方面一些专业性团队拍摄的短视频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他们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有专业性的策划,能够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选择话题,制作比较精美,最为重要的就是能根据社会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红,他们在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表现他们所感知的世界。2016年全年各类PGC制作机构超过1.5万家,产出节目保守估计超过20万集。一条短视频属于杂志化的视频,选题则以中产阶级的人物为主角,表现其特定的某一类生活方式,而且这类短视频的内容涵盖美食、酒店、汽车、小店美物、女性时尚、男性时尚、美容、建筑、摄影、艺术等等,风格与水准统一,镜头缓慢趋于静态,十分强调布景与摆设,这些都为此类短视频赚足了流量。
应该说,一般的短视频玩家、短视频网红或者专业性的团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把他们所感知的或者包装过的世界用视觉化的语言告诉他人。
三、关于身份的叙事
身份是一个人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标识。有人认为,身份并不是由自己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构成的,而是存在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存在于与其他人的差异之中,也有人认为“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一是我们解释自身的惟一方法,就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选择能表现我们自己特性的事情,并按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跟他人说话的方式将我们自己外化,从而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二是我们要学会从外部,从别的故事,尤其是通过与别的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进行自我叙述”{13}。由此可见,一方面,叙事与身份建构是由自我叙事的故事决定的,另一方面,在这样在叙事中我们能够表现自己的特性以及与他人之间形成认同关系。
在短视频中,许多UGC除了需要在个人的用户名中完成自己的“身份”标识外,大多身份都是通过叙事来完成身份建构的。“今日头条”为了突出时代主题,推出了三农短视频,这里就出现了许多具有浓厚的农村气息、带“农”字的网红,比如“乡村小乔”“巧妇9妹”“乡野丫头”“农村四哥” “我的农村365”等具有身份特征的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乡村小乔”以“心有所向,何需远行,乡村也可以有诗和远方”作为自己的账号标签。“我的农村365”中的贺子、大伟和雷哥,是河南省周口市的三个农村小伙子,他们通过用短视频分享他们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传授种植农作物的经验,展现豫中地区农村真实的劳动生活场景等具体的内容的叙述来完成自己的身份建构。再如“巧妇9妹”,在制作河粉的视频中,从用石磨磨米浆到制作河粉完成的全部过程,都被真实地呈现出来了;在她的短视频中,很多农村特有的元素如菜园、 草垛、鱼塘、果园、鸭群、田野等都有充分的展示。一个基于农村和农村人的视角完成的视频,也完成自己作为一个乡下人的身份建构。这些都是关于自己的叙事。如何从外在关系中展开叙事,从而建立自己身份?“一条小团团OvO”原来是斗鱼中《玩绝地求生》游戏主播,她通过“游戏录屏+画外音”的呈现方式把游戏直播过程中的高能时刻剪辑后,然后在抖音上播放,与此同时,当游戏网友在等待游戏加载、队友无话等时刻,她通过唱歌、碎碎念等方式来消解观众的无聊感觉,加上超大脑洞和魔性表情包,由此吸粉无数。作为游戏主播,“一条小团团OvO”一方面通过短视频来强化自己的身份叙述,另外一方面就是在直播过程中通过与观众的多重互动来建立自己的身份。
“虚拟现实的机器具有令人信服的拟真性,释放出巨大的幻想、自我发现和自我建构的潜能,应当能容许参与者进入想象中的世界。当不同的人构成的不同群体能够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中互动交往时,人们更加难以设想各种可能。”{14}虚拟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们想象,强化互动,也可以建构各种身份。在抖音APP上的“一禅小和尚”,现已拥有4000多万粉丝,短视频单集平均播放量达到1064万。早在登录抖音之前,“一禅小和尚”就已有漫画、有声、动画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出现,但是在进入抖音后,在坚持“暖萌小和尚”“温暖”“治愈系”的基调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力,并且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内容策略上的调整,比如,当周杰伦《不爱我就拉倒》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一禅小和尚”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借风”作品,独特的切入点引来粉丝频频调侃。这种创造性和快速反应使得“一禅小和尚”如今的内容形式也开始多面开花,就此也完成了一个“暖萌小和尚”的身份定位,完成了一个IP在短视频中华丽转身,也完成了在新的媒介空间的身份塑造。
四、叙事的社交化、私人化
社交是人的本质和内在化的要求,是个体之间的物质、精神交流活动。社交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联系,然后彼此之间形成关注,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各种特定的关系。社交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社交能力、社交的媒介、社交渠道等等。媒介技术不仅突破了各种限制,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同时也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和方法。短视频叙事一方面可以强化自我的表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强化不同个体之间的交往。波斯特是较早注意互联网叙事和交往关系的。他认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叙事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这些不具任何总体化姿态的地方性叙事的广为传布,并且英特网还把发送者和受话人置于对称的关系中。另外,这些故事及其功效巩固了因特网‘社群’的‘社会纽带’,这与前现代的叙事极为相似”{15}。短视频叙事不仅使得地方性的叙事广为传播,而且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叙事也能大行其道,比如抖音中,明星、美女、帅哥、生活、家庭、萌宠、美食、旅行各种绝招,都能够大受追捧,此外手工、二次元、画画也很有市场。在短视频中,发送者和受话人以及不同的受话人对称的关系中也便于形成互动关系,这类互动主要包括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分享等一系列行为等。这些互动行为,作为短视频传播的一个环节,也具有潜在的叙事功能。点赞其实是对作品的赞赏,表达自己的认同,同时与生产者之间能够产生或者维护社交关系;评论是对相关作品或者相关观点的评价或者阐述,可以表现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倾向;而收藏、转发、分享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强化不同用户之间的联系,表达某种潜在的看法。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用户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好友,而社交对象涵盖了陌生人、明星、熟人等不同的群体。这样,短视频成为各种群体和社群联系的新纽带。
“私人化”的含义十分复杂,这里的“私人化”是媒介叙事的一种倾向,是指传播内容的私人化,这些内容包括个人的,不被任何人了解、知道的,属于私密的空间以及个体的隐私等,比如,房间、日记、自己的内心某一个角落的“秘密”,同时,也指在新媒介空间中交往的个体化、小群体化等。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我们其实并不容易知道网络中交往者或者信息发布者是谁,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暴露、窥视隐秘的欲望。与此同时,为了博取眼球,一些短视频突破了私人化信息传播的底线,比如:一个只有八九岁的肥胖小孩,他的特技是模仿社会人抽烟、喝酒、泡妞;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和父母一起演黄段子小品;一些短视频平台视频以未成年人生子为噱头,将未成年孕妇视频推上平台首页;一些视频中未成年母亲带着孩子出镜,声称自己才十几岁就已结婚生子,是人生赢家,甚至还在视频封面打上“全网最小二胎妈妈”“14岁早恋生下儿子”的红底白字标签以吸引注意;一些用户甚至偷拍隐私内容,然后在网络中大肆传播;李天佑初中未毕业就辍学,2014年成为网络主播,在直播中曾经以睡女粉丝为荣……这样一些视频打破了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也突破了人的道德底线。我们在利用短视频娱乐、消遣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网络空间为个体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私人化的交往提供了方便。比如,各种平台中提供互加好友,或者建立某种交往圈子,这都属于私人化交往,而且是不同于现实状况下的私人交往。短视频是信息发布的平台,同时也是人们交往的平台,它不仅可以形成具有个性特征、共同诉求、某种现实关系的群组,个体之间也会产生私密的交往,而且他们发布信息或者交流信息都是在相对私密的空间。IT调研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莫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发表文章称,Facebook和Google+等“广播”式社交媒体存在着诸多问题,未来的社交媒体发展趋势是更加“私人化”。
作为短视频叙事当中一种表现形式,社交化和私人化两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社交化强调的是交往的广泛和多元化,而私人化强调的是交往的个体化,两者之间相互补充,这也更加突出了短视频叙事的独特性。
五、被压缩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一个参数,故事的叙事一定是在时间中展开,时间是叙事的重要元素。一般意义上的空间是指物体存在、运动的(有限或无限的)场所,但是在物理学、数学、文学、影视、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当中空间有不同的含义。视觉艺术的空间是指事物发生或者人物活动的“舞台”或者“背景”,这种空间是现实空间的一种“反映”,是在二维中呈现三维,而且必须借助于观众的幻想才能够还原三维空间。短视频是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和有限空间里创造形象的,观赏短视频过程也始终是在相应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的。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其实真正能够让人15秒出名的是移动互联网,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博人眼球的时代”,是“快速扫描的时代”,短视频就是因应这个时代而产生的。心理学研究曾证明,人类存在着“生动性偏见”,具有视觉显著性的信息容易左右人们的判断,相对而言,视频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也会快速形成某种认知,进而形成印象。
短视频总体上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这是因为短视频是基于片段来结构作品的,它需要把时间压短,空间压窄,因此,短视频是无法表达复杂的世界和宏大的场景的。“代古拉k”的抖音粉丝数量已经突破千万,点赞量超过了一个亿,称得上是抖音中的超级红人IP。作为一个网红,她是凭借一个甩臀舞而圈粉无数。这个舞蹈的时间总共只有12秒,只有三个简单的场景:第一个场景似乎是在街头;第二个空间的前景是一个平坦的地面,背景中有一个舞台;第三个空间的背景中有两则广告,而且是一个商业空间。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空间十分简单,但同样具有表现力。短视频是近似于瞬间情景的艺术,它受到传统情景艺术的影响,但是短视频平台的情景又不同于情景的艺术的情景,它涉及到虚拟情景、创作情景、情感情景等等,平台上的各种情景也为短视频表现各种情态提供了多样的可能。“2019中国网红排行榜”中“会说话的刘二豆”一直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刘二豆其实只是两只小猫,一只名叫二豆,另外一只叫瓜子,短视频表现的是两只被人格化的猫的日常“活动”或者“行为”,通过对话等方式赋予情节和情感,加上对话的趣味性,这样“刘二豆”被赋予了萌宠的特性,由此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对于发生在有限空间里的生活和工作瞬间,或者突发性的事件,一般的短视频用户都本能或者自然选择一镜到底的方法,这也是时空压缩的重要方法。“一镜到底”本来是电影或者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镜头不切换。在电影和纪录片当中的“一镜到底”还需要通过前期拍摄的“硬功夫”或后期修饰来实现自己的拍摄目的。一般短视频用户的“一镜到底”既是拍摄的手段,也是表现的目的,是一种简单便捷的生活记录方式。随着短视频的发展,无论是内容提供者还是内容接收者都对短视频的表现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PGC的用户,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UGC用户,他们就会面临着许多问题,于是一些短视频平台就会为他们提供简单的编辑工具,这当然需要下载一些编辑软件。现在有一些云平台不仅提供编辑工具,而且还提供编辑素材,这样大大方便短视频的制作。编辑技术的提高为短视频的制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把长视频压缩成短视频,可以把各种素材通过编辑手段实现资源整合。
六、加速再语境化
詹姆逊说:“……我们整个社会的体系已经开始渐渐丧失保留它的过去的能力,开始生存在一个永恒的当下和一个永恒的转变之中;这种变化是会把从前各种社会形态保存下来的传统抹掉的。”{16}詹姆逊似乎在提醒我们:过于追求当下和变化,我们就会丢失过去。尽管詹姆逊所说的是整体文化倾向,但是这种倾向在视觉文化表现中也十分突出。短视频的特征铸就了其不断变化的特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速度快。有数据表明从2013到2016年手机视频网络用户从2.4669亿发展到4.9987亿,其他终端用户的增长速度也十分快。其二、短视频APP使用频次增长多。2019年 6月用户每日启动短视频的APP次数为27.1次,比2018年同期增长24.9%。其三、短视频传播的量大、内容更替快。单就快手来说,2018年快手中超过2亿人在快手发布了作品,创作者活跃度高涨,原创视频库存数量超过130亿。快手上有超过6000家政务机构入驻,内容播放总量达1408亿;MCN方面,超过1000家MCN机构携多达6000多个细分领域账号入驻;在快手的运营扶持和商业化变现支持下,产出的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2000亿。{17}人们一味记录和传播,用现在时去建构事件,一味抛弃过去,一味地简化现在,文化性只会存在于“只言片语”中。由于叙述和再叙述循环的加速,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将时间、将故事的发生匆匆交付给当下、交付给另外一个更新的故事。外在语境的变化会催生叙述语境的重建,由此可见,再语境化是双重的——外在语境和内在语境,而且再语境化既是“现实”也是“虚拟”的。
短视频偏向于用视觉化的手段来表现或者记录现实生活,所以人们更容易误认为短视频记录的就是现实生活本身。“这些故事看起来往往好像直接取自生活,但是有许多无疑是子虚乌有。”{18}一些夺人眼球的短视频通常会采用夸张、虚构等手法,比如,爱奇艺就有“搞笑短视频”频道,这里汇集了很多搞笑短视频,甚至出现系列化的趋向,夸张、虚构是其主要表现方式。此外还有一些另类短视频,它们都带有特定的目的,利用技术元素或者编辑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再加工,比如一些短视频平台就有提供改变图像、改变声音的技术。而一些以忠实记录为目的的短视频,其语境中会存在虚拟的成分。对于什么是真实,这实际上也涉及到对真实的理解问题。真实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将现实所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其实我们无法做到,即使做到了也不意味着一定是真实的,因为真实有客观真实、心理真实,也有一般真实、本质真实,等等。
一方面,虚拟是对现实场景或者事件的假定,比如一个在家练习演讲的人,就需要假定自己的演练是面对着一批观众。我们记录或者还原过去的某种事件,也需要通过虚拟的手法来“复现”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另外一方面,虚拟就是通过技术来完成或呈现某种特定的场景或者活动。谷歌近期发布的最新版YouTube Stories和ARCore提供了“增强面部”API(应用程序接口),它能够帮助用户在短视频中添加虚拟道具。AR是对现实的增强,AR导航、AR尺子等通过虚拟辅助信息可以让日常生活视觉表现更加便捷。美图秀秀、FaceU、B612等美颜相机最先将AR与视频拍摄相结合。结合人脸识别技术,AR特效相机可以在人的额头上添加软萌的兔耳朵、在脸颊上画上小猫胡须,人移动头部AR特效也能固定在脸上,这样就十分方便地将虚拟方式运用到短视频中。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原来只存在于影视作品、游戏、小说、漫画等虚构作品中的人物开始以虚拟人物形象出现在短视频中,比如一禅小和尚,主要通过小和尚和他的师傅的对话传播人生哲理而深受观众喜爱。据卡思数据显示,一禅小和尚以948的高分位居卡思数据抖音红人榜第4,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短视频的表现力。
与一般的语境化不同,“叙事与互文性在当代语境中似乎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反讽式的重新语境化的思想仿佛成为当今的指导思想……”{19}。这种互文性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短视频文本中:一个跳广场舞的视频或者改歌词的视频受到追捧后,相关类型的视频就会大量出现,也就会形成互文关系。如火爆的抖音视频《你这一辈子, 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这句话出自于由陈奕迅演唱的歌曲《让我留在你身边》里面的一句独白,两者之间形成互文关系,而歌曲中 对“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这一问句进行反向回答, 产生了特殊的反讽的效果。无论是文本内还是文本间的互文性都会使得短视频的表达被不断语境化。“人们的生活在模仿故事,而不是故事模仿生活。”{20} 这也就意味着故事语境语境和现实语境出现重叠,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生活在现实中还是生活在另外一个虚构现实中。
波普尔是20世纪一个深刻而清澈的思想者,一个徘徊在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学者,他以最有力的方式告诫人们:一切技术和知识都是不完美的。莱文森十分认同波普尔的相关观点。在媒介发展研究中,莱文森认识到媒介技术是不完美的,但在媒介发展中人的理性对媒介技术的不完美具有纠偏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一种媒介在技术上表现缺陷时,人们就会发明或设计新的媒介来弥补这些缺陷。对于媒介叙事来说,同样如此。当报纸、电影、电视等叙事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人们对于快速、参与性、视觉化、个体化表达需求的时候,基于短视频的小叙事应运而生了。当然,这种补救不是对传统叙事彻底否定或替代,而是一种修正或者补偿。在莱文森看来,“补救性的媒介并不比最初的媒介本身更能‘无噪音’地解决问题。相反,他们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带来的‘噪音’比带走的要多——通过提供一个陷阱而不是绝对的进步”{21}。在这里的“噪音”是指新问题。对于短视频叙事而言,小叙事解决了叙事的“短平快”和互动、特异性问题,但又会产生内容浅平、无意义、隐私被暴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这样的悖论始终会存在于媒介技术以及由媒介技术决定和影响的媒介叙事中,这大概是媒介技术发展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