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如何在新媒体标题中埋伏爆点?

俗语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平面媒体的标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眼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标题的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媒体标题是用以揭示、评论新闻内容的最简短的文字,是决定着读者是否愿意打开正文的“按钮”。标题做得好,将大大提升新媒体产品的到达率;做得不好,则可能立刻丧失流量。


新媒体标题实质上是个点击“按钮”,

意味着“媒体-受众”关系的重新定位


有学者将新闻标题的功能归结为导受功能(引导受众阅读的功能)和导向功能。在平面媒体时代,提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美化版面是新闻标题的功能,读者看到大标题和小标题就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可以说,纸媒的新闻标题是个一览无余的“入口”,标题和内容是同时呈现的。新媒体标题则是一个需要走进去的“入口”,标题与内容是分离的,里面的内容需要点开才能呈现。多了一个“点击”的环节,新媒体标题必须要有新的打法。

打开,还是不打开?业界有个“3秒原则”——新媒体标题必须在3秒之内吸引住受众。[1]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理论,即讨论此类“先入为主”的效果。新媒体标题也具有首因效应,标题有吸引力,才能让受众有深入了解的愿望,而一个平淡无奇的标题不啻流量“杀手”。呈现方式的唯一性、流量量化的精确性、受众快餐式阅读的随意性,都让新媒体标题制作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动力。

互联网时代,媒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流量焦虑”。根据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是有目的的,受众基于心理或社会的需求,借着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2]“流量焦虑”意味着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已经被重新定义:媒体必须尊重受众思维,从“传播者本位”走向“受众本位”。新闻工作者应根据受众的需要来创新媒体表达方式。而受众究竟想从媒体中获取什么?

麦奎尔等人总结归纳了四种满足的基本类型:娱乐解闷(逃避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释放情感);个人关系(谈话中信息的社会效用,用媒介替代同伴);自我认同或个人心理(加强价值观,自我了解,了解现实);环境监测(了解能够帮助个人或影响个人的信息)。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等人则总结出受众的5大类需求:认知的需要(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身份地位);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纾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

正因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已被重新定位,新媒体产品必须从受众思维出发,给受众一个打开新媒体产品的理由。为满足受众需求,新媒体标题以下功用必居其一:有用的、有趣的、最新的、关注的、启发的、愉悦的、减压的。


“引导型”与“迎合型”角力,

倒逼传统媒体转换话语体系


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网络时代,在海量的信息轰炸中,媒体争夺的是注意力,吸引注意力就意味着流量。在“流量焦虑”的裹挟下,舆论场出现了“剧场效应”,新媒体标题常常剑走偏锋,越做越奇,越做越雷,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态。

新媒体标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打开“按钮”,直接关乎流量,所以不少媒体为求“打开”而异化,击穿道德底线,成为“标题党”。有的媒体的关注点离不开“腥、星、性”,经常打“擦边球”博关注。比如,某媒体报道《夫妻相约自杀妻子未如约被判刑》,故意把“未如约”和“被判刑”做成因果关系,造成误解。“标题党”的操作手法可能一开始灵验,但无底线的低俗、耸人听闻、新奇怪异等于竭泽而渔,从根本上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标题党”的实质是迎合——迎合网络群体的非理性声音、情绪化表达,迎合各种各样的社会偏见。而主流媒体的核心功能在引导——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起到压舱石、定音锤的作用。在“迎合型”与“引导型”的角力中,“迎合型”是迎合人性的弱点,犹如顺水推舟,很容易弥漫;“引导型”则如同逆水行舟,须使出十二分气力,不进则退。[3]

新形势下,主流媒体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优质内容、观点引领、价值判断要通过受众的接受度来实现。在舆论场的角力之初,主流媒体常常面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窘境。斗争形势倒逼主流媒体转换话语体系,运用更接地气的网络语言、网感风格。


认识新媒体标题制作的突出特点


从受众思维出发,新媒体标题在文风上、修辞上都应有别于传统媒体,要更潮、更轻松、更年轻。平面媒体中常见的肩题、副题在新媒体中都不存在了,也没有消息标题、通讯标题、评论标题的区分。新媒体通常是一行标题。


01

口语化



“不能在一秒钟看明白的标题都不是好标题。”新媒体标题口语化的特点非常明显,对应的是受众追求轻松愉悦的心理特点。如果说平面媒体的文风有点像老师与学生说话,那么新媒体的文风更像是邻居间的闲聊,话风明白晓畅,更亲切、更平等、更轻松。

笔者随机选取2023年3月25日的微信公众号,口语化是各家新媒体标题的共同选择——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告!发现一枚手榴弹”》《不对劲!多位市民收到陌生快递!》《收到订单,外卖小哥选择立刻报警》《特朗普会被捕吗?》

“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抬棺抗议!上面有她》《太尴尬了!》《男子与人起冲突掏出手铐?警方回应》

“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美议员听证会“搞事”,网友发声了》《他证实:拜登授权发动突袭》《确定了!这两只大熊猫,要回国了》《3月26日起,全面启动!》

首先,新媒体的文风不能“端”着,必须平易近人。口语化的表达,正好能满足受众轻松阅读的需求。其次,口语化表达也是文风的转变,能够讲出来的新闻一定是经过加工消化的,而不是直接照搬的。

即时发布

02


这对应的是受众对信息求新求快、想早一点知道的心理需求。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快,由新华社首创的“刚刚体”正是代表。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10分钟就制造了10万+点击量,让人们看到了“刚刚体”的魅力。最奇妙的是,新华社在2022年的4月9日、23日、27日、30日发布了四条标题一模一样的《刚刚,上海通报!》,每条阅读量都是10万+。不少媒体对“刚刚体”运用得也很娴熟,比如“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近3年来发布的“刚刚体”超过100条。


03

不必完整清晰呈现新闻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年10月27日刊发了一条科技新闻《我国最深地下实验室有新发现》,浏览量119.8万。同样的内容,3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的标题是《我国科研人员深地实验揭示古老恒星钙元素起源之谜》,浏览量为16.5万。同一新闻来源,阅读量一个100万+,一个10万+,这中间既有首发占优势的因素,也有新媒体标题制作的因素。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标题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类型,能够戳中人们的好奇心,想了解最深地下实验室里发生了什么。而央视新闻的标题更像是纸媒标题,把核心内容做到标题里,而这个核心内容专业性强,有知识上的门槛,会让不少受众望而却步。

标题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捡要紧的说”,而新媒体标题为了吊受众胃口,往往是“捡要紧的不说”。这一手法在各大主流媒体中被大量运用,笔者随机选取了2023年3月27日各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标题:《正式公布!安徽开展这项改革试点》《曾被宣布“野外灭绝”!好消息传来》《明天23时59分,准时关闭!》《全国仅20个!安徽一市入选》《致敬!江苏3人上榜》 ……

当然,当新闻足够硬核时,编辑们往往不采用话藏半截的写法,而是直奔主题。例如,同样是3月27日刊发的新闻,《马英九率团抵达大陆》《李再勇被查》就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新闻主题。同时,这种“吊胃口”式的标题越来越被受众所诟病,尤其是点开后文不对题,会让受众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


如何在新媒体标题中埋伏爆点


制作新媒体标题其实是个创意的过程,考验着作者与编辑脑洞是否足够大、有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当然,一个新媒体产品能否成爆款,主要还是看内容。而作为编辑,要把每个具有爆款潜质的新闻产品当作爆款来打造,在标题上下足功夫,想办法筛选新闻点,在标题里至少埋伏下一个爆点。如果内容缺少爆点,还可以发散思维,借用热点成为爆点。


01

拎特点


扫描文章里最有可能吸睛的新闻点做到标题里。例如,《最新估算:总数约2亿亿只!》把蚂蚁的惊人总数量做到了标题里;《山上摘了一株花,女子被刑拘!》是件出人意料的事,怎样才能有个合理的解释,必须看一看;《老婆在家刷新闻,刷到老公在救人!》把最有戏剧化的场面拎到标题里。再如,前面提到的《我国最深地下实验室有新发现》,这个标题的爆点是“最深地下实验室”,以陌生领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

有时,挖掘人物身份上的亮点来制作标题,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山放绳工李培生、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18日,安徽日报客户端的直播作品 《跟着“中国好人”看黄山》在制作标题时就点明了人物身份特点,充分吸收了总书记回信带来的新闻热度。在包括好标题的加持下,该直播最终收获了20多万人次观看及回放。



巧修辞

02


比喻、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夸张、对偶和借代……这些修辞手法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冷冷冷!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来了》《面对疫情,信心是长效的疫苗》《为打投偶像把牛奶倒沟里?别把青年人带沟里》《刚刚,祝融号在火星发了一条朋友圈!》《15头野象穿城而过!一路向北“边逛边吃”》……笔者在报道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时,写过一篇题为《孙小颖:“海螺姑娘”的执着》的文章,孙小颖是海螺集团的女员工,以“海螺姑娘”的童话比拟,一下子让人物生动起来。

03

贴热点


新媒体标题制作可充分利用热门电影、热门歌曲、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分享热点流量。《觉醒年代,到底觉醒了谁?》这个标题对于刚追过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受众有着巨大的诱惑。大皖新闻的两会新闻《全国人大代表郭国平:建议加快量子计算应用,让“MOSS”从〈流浪地球〉走进现实》,借用了电影《流浪地球》的热度,出人意表,给人启发,做活了这条新闻。


带情感

04


新媒体标题往往是有态度、有温度的。袁隆平去世后,“央视新闻”推送文章《今天的饭,吃着吃着眼泪就下来了》,瞬间戳中网友泪点;《泪目!四川地震救援12个“破防”瞬间》,有情感的标题富有感染力;《到家啦!神十三“感觉良好”乘组顺利出舱》,标题带着幽默与喜悦的情感,远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这样平淡的标题;笔者所拟的标题《农资下乡“忽悠团”?拿下!》,也注入了强烈的态度,产生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结语


“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主流媒体要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引导受众,不可能再是灌输式、说教式,只能是吸引式,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意义”做得“有意思”。如果受众对新媒体标题不买账、不打开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产品,“有意义”的内容就会在舆论场中失语、失声。所以,要做好优质新媒体,首先要做好新媒体标题。


感谢您关注我们,如果您有业务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凯源文化传媒官网@品牌设计广告建站短视频

咨询直线:18972299000